●名醫小傳
劉道源——銀川市永壽堂國醫館首席專家、中國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研究員、國醫大師唐祖宣親傳弟子。劉道源出生于古都洛陽,中醫世家四代行醫,系劉氏醫門正宗傳人,號云中懸壺客,且其母系均為歷代中醫之家。外祖父張有翰(人稱張大先生),舅父張克科都是地方名老中醫。家學淵源,幼承庭訓,自少酷愛中醫、學業優異,但由于歷史的原因,未能考入大學為終身憾事。劉道源先生對中醫藥的愛好矢志不移刻苦鉆研學習、博覽醫籍,熟讀中醫經典著作。繼承祖傳中醫,走鄉串戶不辭辛勞、街頭巷尾、百姓之家,遍訪民間絕技良方,求師學醫之路歷經坎坷,足跡遍布大江南北、塞上邊陲。從民間醫師到高等學府的專家教授、國醫大師、中醫泰斗,還是方外之士道佛之家,認為凡有一技之長能為百姓解除疾苦,皆拜其為師。為學針灸三次到河北,學習民間刺血療法四上江淮,學推拿正骨投身洛陽郭氏門下。為堅持理論與實踐的結合,先后進修學習于石家莊針灸學校、中國中醫研究院、北京中醫藥高等學校,多次參加全國性中醫藥學術研討會,F任:中國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名醫理事會研究員、首席中醫專家,全國高健委名中醫專家委員會專家委員、中國針灸學會會員、疼痛醫學研究會會員、中國中醫藥名醫絕技秘方臧典編委會專家委員、中西醫結合副主任醫師兼主管中藥師。獲“中國百佳特技名醫稱號”。
●名醫絕技
寶劍鋒從磨礪出、梅花香自苦寒來。經過多年的實踐磨煉、勤奮刻苦學習,融匯南北醫家特點、博彩眾家之長,總結出“名醫不如實醫”有一良方絕技氣死名醫之說。技術上從中醫、針灸、針刀、穴位注射、推拿正骨、民間刺血療法,內、外、婦兒兼修,因此臨床診療技術全面,治療各種疾病均有良好的臨床效果!皩W會岐黃術,救治天下人”是劉氏醫門家訓。踏踏實實的研究學問為病人解決疾苦。不追求名利,要實實在在的治病救人,當一名稱職合格的好醫生是劉道源先生的座右銘。臨床過程善于溝通醫患關系,強調術高德更高。充分了解病情、辯證準確、用藥輕重緩急、主次分明,擇方摒棄流派門戶之見,師從古法而不拘泥于古方。對經方、驗方依證加減化裁?紤]人之老幼、男女特點、地之南北、春夏秋冬四時之氣,提倡治病與防病結合、內外施治結合、藥膳結合。扶正祛邪、攻補相兼、培元固本,使人體之“精、氣、神”充沛揚溢。調動患者抗病潛能,輔之以藥力,調理人體氣血、陰陽使之平衡,“正氣存內,邪不可干,病之愈也”。臨床治療喜針藥相兼,根據不同疾癥施以不同的治法和劑型,如:丸、丹、散、膏、湯。對中醫內科、婦科、皮膚科、疼痛科、疑難雜癥辯證準確用藥得當屢屢獲驗,每有佳效。善治心、腦、肺、腎、肝膽、腸胃疾病,特別是對肝系病證的治療和后期的康復有獨特療效,能力挽沉疴,為病人解決疾苦。如治療甲乙肝、酒精肝、脂肪肝、肝膽病后期、肝硬化腹水、肝膿腫、肝包蟲等癥,常用的基本方為:金銀花15克、蒲公英18克、紫花地丁18克、紫背天葵18克、野菊花15克、白花蛇舌草30克、七葉一枝花15克、柴胡15克、黃芪15克、土茯苓15克、虎杖18克、澤蘭15克、平地木15克、鱉甲30克、穿山甲12克、土鱉蟲12克、丹參30克、白術20克、甘草6克,應用本方當從中醫整體觀念辯證,隨病情變化加減化裁施治方能獲取最佳療效。
●求醫問藥
地址:銀川市玉皇閣北街2號
電話:15909682196(微信) QQ:38237492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