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,自治區黨委組織部、自治區非公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工委決定,表彰一批全區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優秀共產黨員、優秀黨務工作者、先進基層黨組織。
6月25日,全區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黨建工作座談會暨“兩優一先”表彰大會在銀川召開,由自治區科協社會組織黨委推薦的寧夏品牌研究會黨支部被表彰為“全區社會組織先進基層黨組織”。
提高服務水平 樹立黨建品牌
寧夏品牌研究會成立于2010年,現有會員單位248家,黨支部成立于2011年,現有黨員7名,緊密聯系會員單位黨員30名。近年來以“黨建促會建、會建強黨建”為主線,把工作的出發點放在服務會員上,著力點放在抓工作實效上,落腳點放在促進研究會發展上,不斷改進工作思路,創新工作方法,提高服務水平,全力打造“品牌社團+黨建品牌”雙促進模式。自2017年起被評定為“三星級黨支部”,2018年、2019年、2020年連續三年榮獲“黨建工作考核優秀單位”“先進基層黨組織”,是自治區科協社會組織黨委“全區學會黨建示范點”和“黨建強會”服務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示范活動單位。
政治引領創特色。支部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,始終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,實行黨組織和理事會雙向進入、交叉任職,制定《前置性議事決策制度》,每年審議研究會重大業務事項20余項,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,加強過程管理,強化政治把關。每月召開1次黨員大會開展學習教育,提升黨員政治素養。班子建設堅強有力,榜樣示范作用發揮突出,檔案管理和陣地建設規范。制作《發揮政治引領 提高服務水平》支部工作專題視頻,生動立體的展示社會組織黨建風采。創新開展主題黨日活動,通過“唱紅歌憶初心”“重走長征路”“黨員政治生日”“線上講黨課”“送文藝下基層”“捐贈慰問”“黨員公諾”等活動,建立了黨員與會員交流的“綠色通道”。認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,將黨的工作寫入章程,按月足額收繳黨費,按照“六有”標準建設了黨建陣地,設立了黨員活動室、多媒體直播間,黨建制度上墻、黨建標語醒目,打造了儀式感強、功能完善、黨員歡迎的紅色陣地。
決策咨詢提水平。針對長期以來存在的品牌意識淡薄、優勢特色產業知名度較低、品牌管理水平不高的問題,支部依托專家資源優勢,強化黨員責任擔當,先后組織開展了20余場次學術會議服務學科發展。組織專家建言獻策,組織專家建言獻策,向相關部門提交了10余篇咨詢報告,制定《品牌認證》團體標準,綜合評價了79個品牌,服務社會治理和政府決策咨詢。
服務會員解難題。支部建立了黨員服務會員機制,組織黨員深入企業為品牌“把脈問診”,先后開展了品牌大講堂活動、協助會員申報寧夏老字號、為企業制作短視頻進行品牌推廣服務等。發揮黨員作用,調研50余家企業提供政策解讀、知識產權保護、質量評估和品牌推廣服務。積極對接重慶、福建、廣東等沿海地區品牌社團組織,開展品牌互助協作公益活動,助力企業營銷渠道建設,充分發揮了黨組織引領作用。
履行責任顯擔當。面對疫情積極發揮作用履行社會責任,向我區醫療單位和交通部門支援3萬元防疫物資,發動會員單位黨支部累計捐款捐物509萬元。舉辦“寧夏品牌節”活動,開設公益助農花卉展區,促成貿易流通3000余萬元,提振社會消費信心,增強了黨組織的政治引領功能。充分發揮學會組織在技術、人才、信息等方面優勢,立足基層群眾需求,開展了20余場次線上線下學科培訓,15場次“黨建強會”服務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科技志愿服務活動,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。
雙向促進見成效。通過開展黨員規模和服務規!半p拓展”,實現了黨員開展各類服務增長55%,服務覆蓋群體增長50%,樹立了“一項業務活動一個戰斗堡壘”品牌,充分激發了黨員積極性。通過與會員單位黨支部“雙共建”,利用新媒體宣傳支部工作,起到了“一位黨員影響一片,一個支部引領一面”的示范作用,進一步提高了支部的影響力和凝聚力。通過黨建與會建“雙促進”活動,調動了科技工作者的積極性,廣泛聯系職能部門共促業務,搭建對外宣傳展銷平臺,進一步拓寬了業務工作,推動研究會的可持續發展。